日常家裡吃飯,煮手擀麵條或者下一紙掛麵很方便,總不可能每次都去麵館吃。很多人煮好的麵條有硬芯、外面軟爛,出鍋一會就陀了,這樣的麵條誰也不喜歡吃。為什麼會這樣呢,很多人下面條是開水下鍋,這是最忌諱的,難怪麵條煮成這樣。
那麼該如何正確煮麵條呢,一位麵館的老師傅透露煮麵條的小妙招,原來煮麵條最忌諱開水下鍋,麵條很容易粘在一起,內部還容易夾心,按照下面的方法,麵條柔順爽滑不粘連。煮麵條最忌開水下鍋,麵館師傅透露「妙招」,出鍋爽滑勁道不起坨,下面感興趣的朋友一起來看看吧。
一、冷水還是開水下鍋?
很多朋友很納悶,煮麵條肯定是開水下鍋呀。水開之後下面條,麵條隨著滾開的水,來回翻動摩擦,外面很粘軟,內部有硬芯,導致湯黏糊糊,口感差不勁道。
正確的做法是鍋裡多加水,水在燒開之前,鍋底起泡的時候,大約是70-80℃,將麵團抖散下入水中,用筷子攪開防止粘連。
二、加鹽、加白醋
麵條下鍋之後,確定不會粘連和粘底,這時候可以加入一勺食用鹽,加入食用鹽可以增加麵條的筋性,麵條吃起來口感更好、更勁道。這樣麵條會有些底味了,加調料的時候就要適當減少鹹度了,另外加鹽也可以防止鍋內沸水溢出的現象。
除了加鹽,還可以加入幾滴白醋,白醋可以使麵條顏色潔白好看,口感更加順滑。
三、「3滾餃子2滾面」
煮餃子的時候,大家都知道點涼水可以使餃子皮勁道好吃,一般點3次涼水,水開餃子肚鼓起就好了。那煮麵條也是一樣,需要點2次涼水,每次等水燒沸,看到麵條透亮無硬芯了,麵條就煮好了。
四、過涼開水
麵條煮好之後,一定要撈出放入涼開水中過涼,這樣阻止麵條進一步成熟,口感更加勁道。過水之後,撈出瀝幹水分,放入碗中加入提前準備好的調料、配料,或者拌上香辣醬、牛肉醬之類的佐料,特別好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