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要說起帶孩子去打針,對家長來說也不亞於一場小型戰役。連哄帶騙、以退為進、攻心為上......無所不用其極。而娃兒們也不甘示弱,哭鬧撒潑、奮起反抗,總之每次去打針,就是一通雞飛狗跳,吵得誰也不得安寧。每次去醫院兒科,都能觀賞到幾出「大戲」。
人們仿佛對尖尖細細的東西有著天生的恐懼感。而每次孩子該打預防針或者生病需要打針的時候,對家長來說都無異于修羅場。孩子抗拒的哭鬧聲,家長哄孩子的溫柔細語聲滔滔不絕。
有一個網友曬出了自家女兒打預防針的英勇事蹟,笑翻了一眾網友。
寶媽的女兒有一個典型的小女王般的性格,雖然說只有三歲,但是遇到不忿的事情,絲毫不怯場,不討回公道誓不甘休。
而轉眼間又到了女兒打預防針的時間,自己女兒本來就不願意打針,每次打針前左哄右哄,而打完針後更像是捅了馬蜂窩一樣,哭個昏天暗地,寶媽常常感歎,怎麼這麼大了,打針還是這副德行,真是一點長進也沒有。
而這次依然是寶媽寶爸齊齊上陣,一起帶著孩子去打針,寶媽抱著孩子,寶爸拿著好吃的好玩的做鬼臉哄孩子高興,可是等寶媽抱著孩子坐在凳子上的時候,孩子還是哭了起來。
可是護士已經準備好疫苗,箭在弦上不得不打,孩子的眼淚還沒掉完,針就已經打完了。寶媽抱起孩子,溫聲細語地安慰孩子說已經打完了。
孩子楞了一下,也不哭了,看著有點疼的胳膊,再看看護士手裡的針,嘴巴一撇,覺得好委屈。而寶媽看著孩子不哭了,也就放下了孩子。
可是孩子轉頭便向護士走去,雄赳赳氣昂昂的,看起來竟是要去找護士「算帳」,報自己一針之仇。爸爸看出孩子的意思,趕緊攔截了寶寶,一邊做鬼臉,一邊安慰孩子。
最後孩子沒辦法,只好嘴巴一撇又哭了起來,但是對護士的「恨意」似乎也隨著眼淚流出體外了。
網友們對於孩子的表現也是紛紛打趣道:好傢伙,爸爸差點沒攔住。
其實,孩子恐懼打針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。雖然正常,可是每次打針如果都來這麼一通,也是夠家長受的。想要孩子接受打針,家長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入手。
1.實話實說,不欺騙孩子
很多家長為了省事都會選擇欺騙孩子,但是即使這種欺騙是正常的,但是卻只會讓孩子愈加厭惡打針,在主觀上很難接受打針。
2.對於孩子的哭鬧,給孩子更多的耐心
如果孩子不喜歡打針,面對孩子的哭鬧,家長應該更耐心,設身處地的為孩子著想,但是要態度堅定,告訴孩子可以哭,但是針是必須要打的。給孩子的溫柔的但堅定地力量。
3,給孩子一定的獎勵
家長可以承諾孩子只要接受打針,便可以得到一些獎勵。這樣孩子孩子更容易主觀接受打針,但是無論是承諾了什麼獎勵,一定要記得兌現自己的諾言。
孩子對於打針的恐懼在某種程度來說是與生俱來的,更是人類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。所以如果孩子恐懼打針,一定要給孩子堅定地肯定孩子的恐懼,其次鼓勵孩子戰勝恐懼,這有賴於家長對孩子的正確引導。
代表者: 土屋千冬
郵便番号:114-0001
住所: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
資本金:2,000,000円
設立日:2023年03月07日